【行業資訊】終于有人把數據、信息、知識講明白了
發布時間:2022-08-15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1102
01
數據是一組有意義的符號
數據無處不在,只是它們沒有實體。
過去,人們習慣把數字的組合稱為數據。但在今天,這樣的理解顯然不夠全面。那么是否可以把數字、字符、字母的集合稱為數據?也不準確。
在今天“大數據”的語境中,數據是可以被記錄和識別的一組有意義的符號,一般可通過原始的觀察或度量得到。數據是對客觀事物的邏輯歸納,可以用來表示一個事實、一種狀態、一個實體的特征,或一個觀察的結果,有些是用于描述某個對象的事實性數據,有些則是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得到的總結性數據。
數據可以是連續的,比如無線電通信時在空氣中傳輸的電磁波,它們是模擬數據;數據也可以是離散的,比如在計算機中存儲的文檔和照片,它們是數字數據。
承載數據的形式有很多,不僅包括文字、數字、符號、圖像、語音、視頻,也可以是對某個事物的屬性、數量、位置、關系的抽象表示。大氣的溫濕度、汽車的行駛路線、學生的檔案記錄、商務的合同,這些都是數據。
我們平時用電子設備看新聞、拍照片、買東西、打游戲,本質上都是在和數據打交道。在計算機中,它們是一連串包含有0和1的二進制數的組合。
02
信息是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
現在我們來明確一下什么是數據,什么是信息。當人們在研究甲骨文時,上面記錄的符號僅僅是一些數據。要讀懂這些數據,就必須了解數據背后要表達的含義。一旦對數據做出解釋,我們就能得到甲骨文上的信息。
數據與信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數據是信息的載體,信息則需要依托數據來表達。它們是形與質的關系,兩者密不可分。
信息由數據加工得來,它可以由數字和文字表達,也可以表現為其他具有意義的符號,其承載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能讓我們了解一些事情、鑒別一些真偽、佐證一些觀點。也就是說,盡管數據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我們真正想要獲得的是信息。
“信息”作為科學術語最早出現在哈特萊1928年撰寫的論文《信息傳輸》中,在該論文中他首次提出了將信息定量化處理的設想。1948年,信息論創始人、美國數學家香農發表了一篇有著深遠影響的論文—《關于通信的數學原理》,他明確指出了“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
在香農看來,一旦我們想要對信息進行量化和比較,我們就不要去關注這些信息到底承載了什么內容,而是要看這條信息出現后,是否改變了某些不確定性事件的概率。今天這一定義已經被看作是對“信息”的經典定義,在各種場合不斷被人引用。
無論是數字、字符或它們的組合,如果我們無法解讀,就不能稱其為信息。有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是,看它是否承載了有用的內容。無論是石頭上刻的畫、紙上寫的字、墻上的涂鴉還是電腦中的文件,只要它們能表達確切的含義,就能認為是信息。
一串11位數字的號碼,如果它是隨機數字,則談不上是信息。如果我告訴你,這串數字是我的手機號,它就消除了不確定性,它便是一種信息。信息是把人們不清楚的給說清楚的那些內容,如果已經知道了,就不能算作新的信息。
舉例來說,今天任何一個小學生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地球自轉產生了白天和黑夜。這在今天看來是一個基本常識,但我們的祖先并不知道。如果我們把發明文字作為人類文明的起點,那么大約經過5000多年,也就是直到15世紀,人們才開始接受地球是一個大圓球的觀點。
雖然“地球”對于今天的小學生來說不算是新的信息,但是對于古人來說,它不僅是信息,而且信息量巨大。
你或許已經發現了,信息會因場景而定,因每個人的主觀認識而定。同一條信息,對一些人是有用的,對另一些人或許就沒用了。
03
知識是對信息的總結和提煉
隨意給出3個數字:68、21、192。這3個數字僅僅是數據。現在給它們加上一些說明,比如:衣服的價格是68元,今天的氣溫是21攝氏度,小明爸爸的體重是192斤。這些數據有了明確表達的含義,它們就是信息。
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基于這些信息給出一些判斷:衣服不是很貴,天氣有點涼爽,男人該去減肥了。做出這些判斷,需要依賴我們平時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常識,即知識。
知識是對信息的提煉和概括,它是高度概括的信息。如果說信息可以解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誰”“在哪里”“做什么”,那么知識可以回答一些更具深刻認知的問題,比如“怎樣”“為何”。
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識是常識。比如明火不能碰、熱油不能遇水、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它們大部分來自生活,是大家認為都該懂得、不言自明的知識。今天很多約定俗成的常識,是由我們的祖輩口口相傳、代代相承而來。人并不是天生就有常識,知道火為何物、火可傷人、火可熟食。很多道理都是從生活實踐中總結而來的。
現如今,對于人工智能來說,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讓計算機具有常識。很多常識背后有著復雜的知識體系,機器必須真正“理解”知識,而不是“記憶”它們。
舉例來說,計算機或許能通過數據樣本學習,知道人類有頭、手、腳等身體部位,但它很難理解既然這些部位都長在人體上,為何只有頭上有眼睛,手和腳上卻沒有?又比如,計算機學會并知道了“人有2只眼睛”,但它無法判斷這個世界上是否存在“有1只眼睛的人”和“有3只眼睛的人”。
如今的人工智能只能從數據中學習到數據之間的聯系,它還不能很好地處理有關常識的問題,這方面人們還有很長的研究之路要走。
以上討論的“知識”,指的都是人腦中的知識。它和計算機要處理的“知識”是不同的。從本質上講,計算機只是模仿人類的知識,它們并沒有真正掌握這些“知識”。計算機只是通過一些特定方法把人類知識表達出來。而這個特定方法是基于圖技術。
圖是一種表示知識的工具,是描述知識的狀態、關系、路徑距離等相關要素的最自然的數學表達。它擅長存儲和處理復雜的網狀關系,所以在知識圖譜、社交網絡、用戶關系分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近年來,基于圖技術的知識圖譜是十分熱門的研究領域。比如大眾熟知的維基百科就是一個知識圖譜應用。知識圖譜可以用來描述各種實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它是一個龐大的圖形網絡知識庫。在這個網絡中,每個節點是一個實體,比如人名、地名、事件、活動,任意兩個節點之間的邊表示它們之間存在關系,如圖3-1所示。
▲圖3-1 基于圖形結構的 知識圖譜示意圖
知識圖譜的基本組成是“實體–關系–實體”的三元組,它不僅能把與關鍵詞有關的知識系統化地展示給用戶,也可以基于知識進行推演。比方說,從〈東方明珠,坐落在,浦東〉和〈浦東,屬于,上海〉這兩個組合,就能推測得到〈東方明珠,位于,上海〉。
知識圖譜還會不斷更新迭代,用戶搜索的次數越多,范圍越廣,這個知識庫就能獲取越多的信息和內容。
知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獲取知識通常有兩種途徑。
途徑一是親身體驗。比如,剛出生的嬰兒什么都不懂,將一杯熱水放到他面前,他會想要去拿杯子,結果喝水被燙到了。第二次他再看到杯子,有了上次被燙的經驗,他會觀察杯口是否冒煙,摸摸杯子的溫度,再決定是否拿杯子喝水。在這個過程中,嬰兒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逐漸掌握了有關“熱水”的知識。
南宋理學家、思想家朱熹曾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他要表達的意思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世間萬物,并徹底研究它們的原理。就是說,要親身體驗這個世界來獲得寶貴的知識。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和經歷,這些會成為我們獨有的知識。
親身體驗得來的知識是最真實的,所以它通常比較準確。不過,這樣獲取知識的時間周期長,效率也比較低。
途徑二是通過別人教授。比如通過父母、老師、書本、網絡學習得來,但老師教的、書上印的可能出錯,這樣得來的知識未必準確。不過,它仍然是獲取知識最主要的形式,畢竟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凡事都親身經歷一遍。站在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是人類科技進步的根本原因。
有趣的是,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人都能隨時隨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我們的知識總量并不會立刻增加。學習是一種過程,需要時間積累,欲速則不達。
比如很多人都聽過“區塊鏈”,但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它是什么。有人認為它是錢,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身份認證技術。但這些理解都不準確。很多人只是從網上找到了關于區塊鏈的信息,并沒有真正得到關于它的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講,互聯網雖然提高了人們找到碎片信息的效率,但降低了人們掌握完整知識的能力。
當然,互聯網對整個社會來說仍然利大于弊,它讓全世界的知識能夠快速傳遞和共享。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自由地發表觀點,這些內容也被其他人搜索、閱讀、討論。一個小學生能從互聯網上學到知識,并在課堂上指出老師的錯誤,在家里糾正父母的觀念。這讓過去作為權威的老師和父母受到了挑戰,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讓我們做個簡答的總結——數據、信息、知識三者密不可分。
數據是一組有意義的符號,它是信息的載體,是知識的來源;
信息賦予了數據含義,信息消除了不確定性;
知識從實踐、經驗中得到,它由數據記錄,從信息中提煉。
作者:徐晟
來源:大數據DT(ID:hzdashu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