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篮球推荐预测-cctv5足协杯直播-中国足彩网首页官网-英格兰世界杯冠军|www.wsnxt.com

沈陽鴻宇科技有限公司

【行業資訊】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方法論,形成新優化范式

發布時間:2021-10-17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1430

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方法論

       回到工業互聯網,關于數字化轉型和過去的信息化、智能化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基本上我覺得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一新發展階段上,個人認為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這包含兩方面:

       一方面是指每個傳統行業,無論是制造業還是醫療或其他方面,都有本行業的機理、模型和知識,這部分數字化轉型的要義是這些知識如何自動化。

       第二方面是當前的數據。不管是來源于物理世界還是IT系統,當前有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形成數據驅動優化模型。任何一方面都無法解決很多問題,但當把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其實構成了一個新的優化范式。我認為“數據驅動+行業機理與知識”的優化范式是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基本范式和方法論。從數字化和過去的自動化、信息化區別來看,過去的自動化、信息化是以流程為核心,是流程的自動化。當前講的是流程數據化基礎上加知識的自動化驅動模型,這是一個思考角度。

       設備、車間、企業和跨企業等不同層面的輸出,可以形成創新范式的變革、產品體系的智能化、生產模式的自動化,還有資源組織方式,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從而構建當前數字化轉型的一些基本面。

       關于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探索方面,信通院統計顯示,裝備制造業仍然是工業互聯網應用最廣泛的行業,在工業互聯網應用樣本中占比大概接近一半。原材料行業應用呈現緩步增長。其中,石化、鋼鐵應用進展較快,占原材料主要行業應用的77%,鋼鐵行業應用占比增長幅度最高,達3%,這一行業除了工藝上的一些改進方面,很大程度上會做全產業鏈的優化,因此工業互聯網應用較多。

       第三是消費品部分,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定制化,實現柔性化需求。此外,工業互聯網向非制造領域延伸。能源電力在非制造領域占比超過60%,其數字化設施與能力較為健全,為應用落地奠定較好基礎。生物醫藥、港口、水務等領域應用占比均有小幅增長。所以工業互聯網基本上是包括工業、制造業和各個行業在內,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基本途徑。

數字平臺:從消費性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


       關于數字平臺需要考慮平臺規范發展的問題,特別是加速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信通院的統計顯示,2020年全球消費類互聯網平臺數量及市值規模(100億美元以上)有76個,中國占比較多。上圖右側是全球工業/產業互聯網平臺過去幾年的發展情況,4年的時間增長了2.4倍,其中50%集中在制造業,此外,能源、車聯網、智慧城市、醫療健康、零售業、農業、公共服務、供應鏈等各方面都有。這是兩個世界,也是一個世界,很多時候是可以打通的。

       關于工業和產業,在實體經濟中有沒有可能塑造出所謂的平臺經濟?其實當前是有待驗證的,在實體經濟中塑造平臺經濟,要比消費性領域里難很多,因為有大量的行業壁壘和門檻需要去推動。

       如果把全球工業和產業互聯網平臺做一個總結,其實會發現它非常多元化,這跟消費型互聯網平臺有很大不同,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聚焦在某些特定領域及多領域,功能豐富性和覆蓋深度遠遠高于當前的消費型平臺。它包含專業技術平臺、資源對接平臺、制造運營優化平臺、用戶服務平臺等,還有很多共性的平臺,以及像華為這樣的通用IT賦能平臺,類型多樣。 

       工信部公示過15家2020年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目前,在相關政策支持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快速增加,目前已有600余家平臺,其中包括100個以上具有行業特色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多層次系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已經形成。從商業模式上來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行業高價值用戶。第二種是面向中小企業的共性服務,基本上是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信息化補課的部分。

       2018-2021年信通院對150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進行測試,基本情況是,通用PaaS和工業大數據等相對通用的能力總體掌握程度較好,平均一半的平臺能夠具備;邊緣能力逐步提升,其中連接能力具備程度較好,邊緣分析、邊云協同等剛剛起步;工業數據管理作為一項平臺的基礎性能力,總體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模型管理情況各異,基礎性模型管理和數據科學模型的具備度相對較好,研發模型、機理模型和數字孿生的支持能力總體偏低;人機交互、圖形化編程和應用市場能力掌握程度也總體偏低;平臺能力整體還有待提升,更大的商業模型的建立處在一個爬坡過程中。

三個方面助推我國工業互聯網供給側發展

       (以下內容節選自@工業互聯網研習社創始人劉成軍 新書《價值重構:讀懂工業互聯網發展邏輯》(擬)深度訪談余曉暉院長的篇章)

       劉成軍:2018-2021年,無論是政策培育,還是市場驅動、資本助力,都在豐富供給端(如平臺/網絡/安全/數字化服務商)的能力,比如曾出現的“平臺熱”現象,您如何看待工業互聯網供給端這幾年的變化?

       余曉暉:正如您所說,當前工業互聯網建設推廣取得了良好進展,涌現出15家雙跨平臺和100多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平臺,平臺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一批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不斷涌現,平臺企業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工業互聯網供給側取得進展,源于三方面原因:

       一是供給側企業源于內生動力,推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不同領域企業布局工業互聯網,均有較強的內生動力和推進路徑。例如,工業軟件企業希望以平臺為載體變革原有產品體系,實現新型軟件產品的敏捷開發、降低交付二次開發成本,通過SaaS化訂閱服務持續拓展市場;工業制造企業希望通過工業互聯網打破企業內部信息孤島,并將這一過程中積累的能力轉化為對外服務,尋求數字經濟下新的競爭能力;信息技術企業希望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產品及解決方案,布局制造、能源、采礦等產業互聯網領域,推動自身業務轉型。

       二是需求側企業基于現實需求,拉動平臺及解決方案創新。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需求側企業需要建立更為敏捷的企業信息化架構,應對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需要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的提質降本增效。作為數據匯聚和應用創新的載體,工業互聯網在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造企業也不斷在挖掘應用需求和典型場景,從而推動了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突破。

       三是各級政府因利勢導,加快平臺及解決方案發展。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圍繞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紛紛出臺了工業互聯網的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為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政策引導。具體來看,通過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雙跨平臺遴選、試點示范項目、競賽及大會活動等舉措,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落地應用,完善發展生態,形成了當前工業互聯網供給側發展的良好態勢。

來源:工業互聯網研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