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1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1629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為產業數字化提供了關鍵基礎設施支撐和產業生態基礎,成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
有報告指出,2018年、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分別為1.42萬億元、2.13萬億元,占GDP比重分別為1.5%、2.2%。
預計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9%,可帶動約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隨著工業互聯網在產業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工業互聯網也逐步成為國家和企業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
在今年兩會期間,眾多企業代表也就工業互聯網當下的發展情況、可能存在的挑戰以及應該如何應對等提出了建議。
不少代表表示,盡管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起步良好并取得重大進展,但仍需清醒的認識到,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整體水平還不高,仍需集中力量對產業進行體系化培育,促使其快速穩健的發展。
迎來快速發展期
從2018年開始,“工業互聯網”已經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國家和產業界的一致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已取得重大進展,網絡連接能力不斷提升,平臺賦能效應不斷增強,安全防護體系不斷完善。
總體而言,我國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條件下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型工業體系方面,已經與美日歐處于同一起跑線,為換道超車提供了寶貴機遇。
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兩會期間透漏:
徐曉蘭:
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加速建設,推動建設低時延、高可靠、大帶寬的高質量外網,應用5G等新型網絡技術改造的企業內網,已經覆蓋300個城市、連接18萬家工業企業。
徐曉蘭進一步講到:”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在蓬勃發展,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平臺已經超過70個,多層次平臺體系初步形成;平臺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臺套,工業APP突破25萬個,35萬家以上工業企業上云。目前,工業互聯網已應用到鋼鐵、交通、能源、物流等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
不難看出,我國工業互聯網成績亮眼,而這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這充分說明我國工業互聯網已經從概念普及走向深耕實踐,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線路規劃越來越明晰,中國工業互聯網正邁入快速成長期。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兩會期間也公開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起步非常好,從單個企業來說作用很大,企業集團聯系起來就形成了資源的匯集和融合。
肖亞慶:
“未來幾年,工業互聯網發展仍然是一個非常關鍵時期,需要在原有基礎上把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打好,同時我們要在融合上下功夫,保證互聯網的在發展過程中,使各個行業各個企業各個層級之間能夠相互融合,通過互聯網產生更多的創新的內容,使其對經濟發展起到助力和促進的作用。”
仍需跨過幾道坎
在工業互聯網接下來的關鍵發展期,我們更加應該關注哪些問題和挑戰,對此,徐曉蘭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在徐曉蘭看來,我國工業互聯網開局良好,但產業基礎并不牢固,核心技術能力和生態掌控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工業互聯網的規模化應用仍面臨較高壁壘。
不僅如此,從工業互聯網的產業基礎來看,依然存在自主化嚴重不足,工業關鍵標準、技術被外商掌控且難以互通等問題。
徐曉蘭:
“在全球引領能力方面,我國缺乏類似GE、西門子等具備綜合解決方案和全領域覆蓋能力的龍頭企業,企業長遠布局能力薄弱,自主可控并引領國際發展的能力不足。此外,人才缺口也是一大問題“
徐曉蘭表示,為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我國必須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由重應用向重基礎延伸,進一步夯實工業互聯網產業基礎,抓住工業互聯網產業核心環節加以突破,同時推動工業互聯網領域巨頭企業的產生。
具體而言,一是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政策體系,二是多渠道加大對工業互聯網產業投入力度,三是引導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企業合作與并購,四是引導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企業合作與并購。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則認為,我國既有工信部發布的15家雙跨平臺,也有數百家專注各自行業的特色型專業型平臺,因此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不能“一刀切”,既要發揮雙跨平臺的優勢,又要發揮垂直行業的個性化特點,適應工業互聯網的千企千面,讓“點高面優”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特色。
周云杰建議,在強化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構建平臺企業開源的產業聯盟,以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為藍本,在平臺、網絡、安全、數據等基礎共性方面進行分布式創新,持續拓展平臺能力建設,并打消企業對上平臺后數據安全的擔憂。
此外,肖亞慶也提到要始終把發展和安全平衡好,促進工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的發展。
同時他強調,隨著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加速工業互聯網+實際的應用場景融合,會呈現更多的好應用,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載體、平臺和融合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