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24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1477
當前,區塊鏈正在快速發展并逐漸滲透到我國經濟發展各個領域,成為助力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手段。2020年,我國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不斷出臺,扶持政策密集發布,各行業使用率逐步提高,產業規模穩步提升。展望2021年,政策扶持引導、創新應用仍然是區塊鏈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區塊鏈與其他新技術的協同發展將為產業發展開辟新的道路,我國區塊鏈將逐漸形成國家發聲,地方落實,自主創新,產業引領,合理監管的新發展格局。
對2021年形勢的基本判斷
(一)頂層設計將進一步完善,專項政策持續出臺
截止到2020年11月,國家層面共有50項區塊鏈政策信息公布,主要圍繞區塊鏈監管、區塊鏈扶持、區塊鏈產業應用展開。各地區塊鏈相關政策達190余項,廣東省、山東省、北京市等22個省市出臺了區塊鏈專項政策,同比2019年大幅增加,主要以積極推動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融合,監管、鼓勵供應鏈、金融等領域應用為主。縱觀全球,各國的區塊鏈相關法案,也主要集中在推動創新、加強監管、區塊鏈采用等鼓勵發展等層面。
展望2021年,隨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區塊鏈的高度重視,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區塊鏈頂層設計、專項政策、監管體系必將進一步完善加強,區塊鏈將真正奠定其信息基礎設施的地位,同時向融合基礎設施方向演進,全面開啟我國區塊鏈發展新格局。
(二)核心技術將不斷進步,創新趨向多元化
2020年我國區塊鏈專利數量保持平穩增長趨勢。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2020年中國公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達10393項。總體來看,區塊鏈核心技術創新取得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呈多元化發展,涉及領域主要有區塊鏈跨鏈、區塊鏈隱私保護、區塊鏈數據安全等技術方面。針對區塊鏈之間無法互聯互通的問題,目前有包括公證人機制、側鏈、哈希鎖定等技術在內的跨鏈技術解決方法。多種區塊鏈隱私保護方案被提出,大致分為三類:
基于混幣協議的技術、基于加密協議的技術、基于安全通道協議的技術。2020年,萬維鏈、螞蟻區塊鏈、天德科技、騰訊、亨通集團量子保密通信團隊等眾多技術團隊在跨鏈技術領域、區塊鏈隱私保護、區塊鏈數據安全解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展望2021年,隨著對區塊鏈技術創新的不斷投入,明確主攻方向,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增強可拓展性、互操性、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將成為區塊鏈核心技術突破的主要方向。
(三)企業數量將穩步增長,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2020年,我國區塊鏈企業數量增速較快,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具有實際投入產出的區塊鏈企業達1350余家,企業細分服務覆蓋了底層技術研發、行業應用、產業推廣、區塊鏈媒體、區塊鏈安全服務、解決方案、DApp應用等領域,產業鏈條日益完善。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發布的《2020區塊鏈技術創新典型企業名錄》顯示,各企業的團隊實力、科研實力、創新實力、產品競爭力以及運營能力均表現穩定。2020年我國區塊鏈企業資金運作整體良好,企業深挖底層技術研發,積極布局區塊鏈產業應用,在各地區政府、區塊鏈團體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扶持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應用得到長足發展。投融資方面,我國區塊鏈企業融資趨于合理。2020年上半年,新注冊成立的區塊鏈企業中有8家獲得投融資,受疫情影響,投融資項目增速有所降低,但總體趨勢仍處增長通道,行業覆蓋規模也逐步擴大。
展望2021年,我國區塊鏈企業數量將持續增長,企業將重點在核心技術研發、業務場景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升競爭實力,我國區塊鏈發展將進入穩健成長期。
(四)產業規模繼續高速增長,產業鏈條更加完善
2020年,區塊鏈產業憑借其價值潛力和政策利好,迎來產業發展的最好時機,區塊鏈產業鏈上、中、下游三層較2019年更加完善。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預計,全年產業規模約達50億元。現階段,我國區塊鏈產業鏈主要以金融應用、解決方案、BaaS平臺居多,占比分別為18%、10%、9%,對比2019年,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正逐年增長;其次是供應鏈應用、數據服務、媒體社區和基礎協議,占比分別為8%、6%、5%、4%;信息安全、智能合約等方面占比較少,均占比2%。
展望2021年,隨著產業鏈不斷完善,社會認知逐步提高,場景日益豐富,區塊鏈應用效果逐步顯現,通過與其他新技術的協同創新發展、區塊鏈賦能傳統行業,將為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帶來嶄新機遇。
(五)應用領域將持續拓展,加速推進項目落地
2020年以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政務服務、司法領域、醫療健康、產品溯源、公益慈善、社區服務、智慧城市等眾多領域落地實施。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截止到2020年11月,區塊鏈落地項目共有444個,行業應用水平得到提升。應用落地情況排名前三的分別為金融領域、政府服務和司法存證領域,落地項目分別為132、129和42項,占總體應用落地項目的68%。此外,區塊鏈在溯源物流及征信領域也在加速發展,落地數量分別為36、26項。同時,區塊鏈的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擴展,在智慧城市建設、社區服務、公益慈善等領域也出現了新的落地場景。
展望2021年,隨著“新基建”的謀劃布局與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區塊鏈對傳統制造業、軟件及信息化業、金融業等支柱型產業的變革和升級作用將進一步凸顯,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逐步實現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六)區塊鏈與新基建集成應用,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區塊鏈被納入其中。自2020年4月以來,全國范圍內的新基建開始從部署層面向落地階段穩步推進,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包括上海、廣州、重慶、山東、云南、江蘇、吉林等地在內,全國已有至少十個省或城市出臺了新基建的落地舉措。從新基建的本質上來說,其代表的是數字技術基礎設施,而數字經濟在技術層面,指的是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區塊鏈技術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與“新基建”其他內容的融合,能夠促進產業數字化的深度轉型,打造信息化時代下的新型價值體系,截至目前,已經催生出了一批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新零售”、“新制造”等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展望2021年,“新基建”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可以推動信息化時代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塊鏈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從產業角度講,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將推動數字經濟下產業數字化平臺的建設,催生出一批區塊鏈+物聯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技術融合平臺,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解決方案。從技術角度講,區塊鏈有望推動數據要素流通和數據要素確權,一方面將有助于政府和社會數據資源的共享和開放,另一方面將推動數字經濟下數字資產交易的有序發展。
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核心技術及應用問題亟需攻克,自主創新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技術和應用方面,無論公鏈還是聯盟鏈,資產上鏈問題仍舊是最大的挑戰之一,目前在資產鏈上鏈下數據同步、確權和定價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探索。另一個挑戰在于跨鏈,不同鏈之間信息和資產的互操性問題亟待解決。這有利于“數據孤島”的打通,實現價值的自由流通。當前跨鏈的可用性、易用性、安全性以及可拓展性都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也缺乏高效的跨鏈標準來促進各鏈之間的互聯互通。此外,區塊鏈可拓展性較弱,尤其是TPS(系統吞吐量)較低,亟需通過改進共識算法、提升硬件環境、采用更高效的加密算法記憶落盤數據庫等方式進行改進。目前從申請與獲批的區塊鏈專利數量來看,我國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但我國在區塊鏈發展上更偏重應用,相較于西方國家,在核心技術上仍有一定差距。因此要重視基礎研究和多方面嘗試,攻關核心技術,占據主動地位,提升我國在區塊鏈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二)從業人員規模增加,專業人才相對緊缺
區塊鏈是密碼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的融合技術,同時,區塊鏈的發展需要與前沿技術融合,當前形勢下,區塊鏈亟待高端人才持續助力。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我國區塊鏈招聘企業數量、招聘職位、招聘人才需求持續增加,截止到2020年11月,區塊鏈從業人數較2019年有大幅度增加,但區塊鏈人才市場技術型人才與高端復合型人才需求缺口仍然較大。區塊鏈人才尤其是“區塊鏈+產業”的復合型人才面臨供不應求局面。目前大量IT從業者希望轉行進入區塊鏈領域,但是缺乏專業培訓經歷。未來,除了高校的人才培養,區塊鏈職業教育培訓也要加強。
(三)集成應用問題亟需深耕
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技術,2020年行業應用快速增長,但是目前為止沒有大規模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落地應用。分析其中原因:
一是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程度也遠低于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效果普遍沒有達到預期。同時,相關地區主管部門無法理解區塊鏈技術和創新應用模式對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對新技術應用仍缺乏信任,認為區塊鏈技術在短期內無法取得有效成果。
二是區塊鏈系統建設涉及多方數據互聯互通,受制于各部門間信息化建設程度參差不齊,建設和協調成本較高,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較差,需打破部門間職能屏障和數據孤島,面對新挑戰,有關部門主觀上不愿意推動。
三是除金融、政務、溯源等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反映較好之外,其他如交通、家電等行業一些已落地運行的區塊鏈應用,大多還在小范圍的試點運行中,還也未能夠引起預期的社會反響。
(四)監管問題日益成為關注的重點
2020年以來,隨著我國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監管體系更加健全,監管沙盒持續擴容。2020年8月,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第二批11個創新應用均已通過復審并完成登記。隨著試點城市和應用項目的陸續落地,中國版監管沙盒正在持續擴容。當前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國內已有小蟻鏈、比原鏈、量子鏈等公有鏈,但目前公有鏈應用落地存在一定金融風險,短期內對我國的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未來區塊鏈技術與多個行業領域的融合,監管范圍也應隨之擴大,監管場景更加復雜,這為我國的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城市開展監管沙盒試點,我國監管需及時跟上金融科技的發展腳步,通過建立監管規范、提高監管水平做到對金融科技的有效管理,實現規范化、有序化。
(五)區塊鏈與新基建其他技術的融合仍需推進
“新基建”不只是區塊鏈,還包括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而區塊鏈作為服務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項重要技術,與其他技術的融合是關鍵。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與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有利于加快我國政務服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城市間信息、資金、人才、征信等方面的互聯互通,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創新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競爭、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貫徹落實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一是發揮政府推動作用,鼓勵區塊鏈技術創新研究和應用。要堅持各地創新支持政策,安排專項幫扶資金等。加大資金投入,設立專項資金,促進區塊鏈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研發。圍繞區塊鏈關鍵技術與應用,通過設立應急科學研究項目、重點項目群或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等方式支持區塊鏈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突破,促進產學研協同健康發展。
二是全面整合技術創新資源。主要是集聚產學研用多方資源,密切關注國際技術前沿,打造區塊鏈基礎研究平臺,降低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難度。
三是要結合應用場景,明確主攻方向。要緊密結合產業應用場景,明確主攻方向,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區塊鏈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加快深度融合,鼓勵創建區塊鏈融合應用和產業發展集群,努力構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自主可控的區塊鏈發展生態體系。
(二)加快區塊鏈學科體系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一是圍繞區塊鏈技術創新與應用,加快學科建設。搭建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研究的創新平臺,推動高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聯動形成人才鏈,培養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復合型人才。
二是積極構建人才支撐體系。主要是加快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高校、科研院所為主體,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園區、實訓基地為平臺,加快培育區塊鏈領域專業人才。同時,鼓勵區塊鏈企業創辦“企業大學”,以區塊鏈應用推廣為抓手,通過向全社會普及區塊鏈應用,搭建社會再培訓平臺。
三是加強區塊鏈人才的國際交流。積極引進國外區塊鏈技術的前沿技術開發人才,同時鼓勵國內相關人員“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上重要的區塊鏈技術研討會,通過與國外技術人員的交流,了解最新的行業動向,加速國內人才培養。
(三)開展前沿技術融合應用研究,推動新興技術融合發展
區塊鏈不僅僅是一個單點技術,需要與各種信息技術相融合、相連接,未來需要多種技術融合形成組合架構的模型。要緊盯前沿技術,通過區塊鏈技術與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引領信息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包括布局與量子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融合等。加快創建多學科交叉的組合型技術科學創新體系,推動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在應用與落地的過程中逐步推進區塊鏈與其他新技術的融合,鼓勵建立示范試點項目與融合發展平臺,同時新基建本身也是“區塊鏈+”落地應用的重要領域,要將產業區塊鏈與其他新基建領域深度融合,共同為實體產業的轉型升級賦能。
(四)建立健全監管體系,保障區塊鏈產業規范發展
推動建立更適應區塊鏈產業發展的監管體系。
一是加強區塊鏈基礎設施安全監管。針對區塊鏈基礎設施面臨的安全風險,研究區塊鏈共識機制、密碼機制、數據存儲、對等網絡、智能合約、運維管理等的安全監測、審計、評估、預警和認證技術。
二是要加快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為區塊鏈產業生態系統發展提供法制化環境。
三是推動單向監管和被動監管與區塊鏈產業的自我監管相結合,積極應對新技術變革的潛在風險。建設區塊鏈安全風險預警監控平臺。重點監控區塊鏈企業項目的安全動態,實現區塊鏈行業的態勢感知、運行、監測、動態預警、風險評估以及事后分析。
四是鼓勵行業機構開展認證服務,為區塊鏈產業監管提供第三方評價,保障區塊鏈產業規范發展。
(五)加速集成創新,積極開展在新基建下區塊鏈應用試點示范工作
一是加速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大數據、5G、云計算的深度融合。推動建立一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打造一批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一批綜合性解決方案和應用示范。
二是國家及各地區政府應積極開展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試點示范工作,樹立典型行業案例,形成示范效應。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政府服務、電子存證等領域發展較為快速,針對已有良好基礎的領域,由國家及各地區政府牽頭,聯合相關科研單位,重點組織開展區塊鏈在這些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應用,樹立典型,加速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示范推廣效應,推動以區塊鏈平臺作為基礎設施與實體經濟的發展。
三是我國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健康、公益慈善、物流、工業制造等領域發展漸成氣候,應進一步在這些領域找準突破口,開展行業專項應用試點示范,提升區塊鏈技術在其他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水平,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