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拒絕簡單代工,有人工智能的制造業前景更加光明
發布時間:2020-06-16 文章來源:鴻宇科技 瀏覽次數:1905
在工業4.0大背景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如約而至,沖擊著原有的產業結構與體系。人工智能與工業的深度融合,在無形中塑造著制造業的格局與面貌。
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產業,制造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政策等,已經成為各大媒體重點追蹤的對象。近日,一年一度的兩會隆重召開,制造業也成為了大會的熱點議題。2020年制造業發展的現狀和后續走向,緊緊牽動著會場內外各界人士的心。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提出建議,要大力支持工業人工智能和企業基礎研究平臺發展。詹純新還建議,應高度重視人工智能與工業的深度融合,加大力度推動人工智能在工業產線和產品中的應用。
其實,早在此前,探索人工智能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可能、加強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等倡議,已經獲得廣泛認同。創造有利條件讓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手牽手”,依靠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傳統制造業的制造模式和流程,已經成為我國增強制造業產業綜合競爭力,建設制造業強國的重要課題。
工業生產線,一直以來都是制造業煥發出勃勃生機的“源頭發動機”。抓好工業生產線這道關口,才能基本保障工業產品的優選生產和穩定供應。人工智能的推廣應用,讓工業生產線的運作更為科學和高效。從整體來看,人工智能在工業生產線上的作用主要集中于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正是技術、系統、設備之間的有效協調與運作,才造就了工業生產的體系化與自動化。
眾所周知,如今的工業制造,已經由人機協作的方式來主導,單純依靠人力來進行產品制造的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了,機器人、無人車等的應用也開始逐步普及。實現一下,如果由人工智能助力的制造業依然靠人力進行簡單的產品制造,那人工智能這個“奇兵”的作用就沒有發揮出來,簡直有點大材小用。
換言之,人工智能在制造業的推廣普及給制造業產業發展所帶來的一個十分顯著的影響,那就是智能機械設備的加快采用和新型管理經營的理念的實施。雖然眼下我國許多地區的工業園區產品制造還是主要依靠大量的工人,但是采用分揀機器人、包裝機器人、無人配送車、智能叉車等智能機械來進行產品制造與生產的趨勢已經逐步顯現。達到成熟制造模式的目標,也正是需要掌握了前沿科技的人員和各類質量過硬的生產設備。
以芯片為代表的半導體先進制造與封裝,一直被視為高端制造的“兵家必爭之地”,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今后,在“技術攻堅%2B痛點場景”精準匹配的基礎上,業內人士還需要以深度學習為核心,加緊在包括深度學習、智能工控系統等在內的人工智能方面加大科研力度,以使其在制造業相關場景下煥發出巨大的價值。
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進入“無人區”,一方面能夠證明一個國家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所具有的“硬實力”,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技術處于更新迭代的過程中,未來還有上升的空間。以我國為例,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國在全球制造業產業體系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核心技術攻關也存在多元化可能性。
放眼全球,像中國這樣勞動力充足、工業門類豐富、工業設計制造基本實現一體化的國家在世界上沒有幾個。基于種種優勢,諸多外國企業選擇來中國投資設廠,制造產品。今后,本土企業與 外國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的戲碼,將在中國這片制造業陣地上輪番上演。
拒絕簡單制造與重復代工,或許正是一個國家從低級制造邁向高端化、國際化“創造”的重要宣言。在朝著制造強國邁進的征途中,我們除了需要懷有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外,還需要在行業規則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核心技術攻關、產業政策指引等方面多下功夫。相信再過幾年,我國的制造業發展一定會取得更多成果!